上海忠欣国际欢迎您的访问! |
|
忠欣国际 >> 新闻动态 2025上半年上海外贸出口9527亿元增长11.1%-上海国际快递
一是贸易发展韧性足。上海二季度进出口1.14万亿元,规模为历史同期之最;增长7.2%,相比一季度由降转增,还创出了近8个季度的最高增速。其中,出口稳定运行,始终保持较快增长;进口从一季度的下降12.6%转为增长5.4%。 二是市场主体活力强。近年来,民营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、打磨核心技术、耕耘细分市场,外贸“加速器”和“动力源”作用更加显著。上半年,上海市有进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达到4.1万家,较去年同期增加7.6%。其中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进出口增长7%,高于整体增速,部分中小企业已发展为各自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,“小”企业同样能有“大”作为。 三是外贸出口动能新。近年来,上海市创新引擎持续发力,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不断集聚,外贸新动能亮点纷呈。上半年,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.4亿元,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5.2%。其中,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%,已占全国出口总值的近4成;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.9倍,产品已经打开了欧美等高端市场的大门;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、电动汽车出口在全国的占比都在10%以上。 四是开放平台表现优。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载体,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发展对外贸易、吸引外商投资中发挥著重要作用。上半年,上海 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合计进出口8644.5亿元,增长7.3%。其中,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全国第一个保税区,一路见证了上海的高速发展,外贸规模近5000亿元,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3%,是全国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“龙头老大”;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,充分发挥区港一体化管理优势,提升货物贸易便利化水平,进出口值增速超20%。 五是国际物流畅通快。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近四分之一,已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大口岸地位。其中,海运占全国的24.4%,空运占50.8%,海、陆、空全球联通的商品覆盖面持续扩大。在外高桥港区的海通码头,平均每月有近80艘滚装船装载超10万辆汽车扬帆出海。同期,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、优质的国际消费品通过上海口岸进入国内市场。其中,铜进口占全国超5成,塑料进口占比近4成,箱包、钟表、首饰占比超7成。上半年,上海口岸进口水果129.7亿元,智利车厘子、纽西兰猕猴桃、秘鲁鳄梨等进口水果快速通关,让消费者尝到“枝头到舌尖”的新鲜。 登录后解锁全文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