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忠欣国际欢迎您的访问!
联系电话:17757126686
网站标识
忠欣国际 >> 新闻动态

网速追平陆地!130万航行者告别“信号焦虑”-上海国际快递

暑假期间,海上旅游迎来高峰。连接辽宁与山东的黄金水道上,一艘艘满载游客的客轮穿梭于黄渤海之间。漂洋过海的旅行中,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曾是困扰航行者的烦恼。如今,5G信号跨越渤海一路畅联,为航行者带来全新的美好体验。

2024年6月,辽鲁航线海域实现5G网络通信规模化覆盖。一年多来,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(简称中心)携手海事、移动通信运营商、客滚船航运公司等单位组建专项攻坚组,依托“五方协议、九方倡议”协调机制,针对客滚船航行特点定制“直放站+分布”通信方案,并创新探索新型海域覆盖技术,用技术打破“海上通信壁垒”。

从“长山岛”号的首次改造试点,到“中铁渤海3号”的全面升级,直到12艘大型轮渡船批量改造完成,每一艘船的通信系统都经历了多次海面测试校准、数轮天线参数精调。如今,辽鲁航线5G网络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:实测数据显示,“直放站+分布”5G信号上行平均速率达16.85Mbps(兆比特每秒),下行平均速率稳定在30Mbps,其流畅度已接近陆地网络水平。

“根据实船测试结果,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的连接成功率达98.02%,切换成功率达100%,可满足高清视频通话、在线支付等大容量数据传输需求,与陆地网络体验基本一致。”中心所属烟台通信中心技术人员温嘉浩说,“近期通过对大竹山基站700M设备双拼,提升海域基站覆盖范围,经双拼提升后站点覆盖距离由35.95公里提升到44.09公里,覆盖距离提升22.94%。下载速度也显著提升,接近陆地5G中低速场景的表现。”

海上5G的畅通,离不开基站与船载设备的“双向奔赴”。中心联合移动公司,对渤海湾沿线的基站设备开展“强筋健骨”工程:在北隍城基站,工作人员连夜施工完成光缆铺设;大竹山基站建设现场,施工人员扛著重达几十斤的设备,徒步山路,在3小时之内完成了从基站架设到信号测试的全过程工作,有效改善了辽鲁航线通信覆盖情况;圆岛—黄白嘴微波通信建设项目建设期间,角钢、水泥被人抬肩扛运至山顶,工程建设质量、安全和进度均得到有效保障。

船舶端的接收设备同样迎来“智能进化”。针对信号不稳定的问题,技术团队升级了接收信号设备,采用随动天线、双主用天线等新型接收装置——这套设备能像“向日葵追光”一样,实时追踪基站信号方向,哪怕船舶在风浪中摇摆,天线始终保持最佳接收角度;双主用天线的配置则如同给信号加了“双保险”,当主天线遭遇短暂遮挡时,备用天线能无缝切换,信号接收强度与稳定性显著提升。接收信号设备升级后,信号强度较之前提高了约5%。

5G全覆盖也为海事监管增添了便利。“通过辽鲁航线5G网络,可通过船舶智能监控的实时回传,加强船舶航行全程的动态监管,及时识别异常情况,防止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等影响驾驶安全的行为。”烟台海事局芝罘海事处海事监管科副科长赵士光介绍,稳定的信号让监管更精准:实时上传船舶航行参数,有效支撑执法人员现场执法取证,应急救援指令“秒达”现场,为海上安全添加一道“隐形防线”。

一年多来,130万用户体验到与陆地同质的通信服务,海上5G正成为渤海湾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。

未来,渤海湾的“海上5G蓝图”更值得期待。中心计划推进北隍城海岛基站700M双拼改造,预计单站海域覆盖距离再提升20%,让5G信号向更深的渤海海域延伸;还将开展船舶状态可视化、航海安全保障服务信息化研究,探索5G在国家安全、应急救援、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等。随著渤海海域5G网络的全面铺开,更多船舶将驶入“数字海洋”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
新闻动态>>
产品推荐>>
地址:上海市青浦区双浜路联邦仓库
上海忠欣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 Reserved. 技术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