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ZME Science报导,商业航空已是地球上最安全的交通方式。然而,当飞机即将坠毁这种极端罕见情况发生时,所有生还赌注都将失效。此时幸存机率微乎其微。但两位年轻的印度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:如果我们能大幅提升空难生还率呢?
△来源:Srinivasan和Wasim/REBIRTH计划
他们的答案是“REBIRTH(重生)计划”——一种能在触地前数秒内膨胀成“米其林轮胎先生”状防护茧的飞机。这项由印度比尔拉理工学院工程师Eshel Wasim和Dharsan Srinivasan创造的发明,已入围2025年詹姆斯·戴森奖(James Dyson Award)决赛。他们称之为“首个AI驱动的空难生存系统”。
悲剧催生的发明
这个创意源于一起空难事件引发的悲痛。今年初,印度航空171航班从艾哈迈达巴德起飞前往伦敦。三十秒后,燃油控制开关神秘断开导致引擎动力丧失。这是十年来最致命的空难事件,机上242人仅1人生还。
Srinivasan的母亲始终无法摆脱事件阴影,不断想像乘客的经历。“那种无助感萦绕著我们。为什么没有针对失事后的生存系统?”他在戴森奖申请材料中解释道。Wasim同样深受触动:“我母亲无法入睡,她不断想著乘客和飞行员在明知无路可逃时感受到的恐惧。”
这种难以承受的无助感促使Srinivasan和Wasim二人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设计。“REBIRTH计划不仅是工程创新,更是对悲痛的回应。它承诺生还可以通过计划实现,在失败后仍能拥有第二次机会。”
飞机安全气囊运行原理
△来源:Srinivasan和Wasim/REBIRTH计划
REBIRTH系统在飞机离地瞬间即开始工作。传感器网络持续监测高度、速度、引擎状态和飞行员反应,机载AI实时处理数据。当系统判定3000英尺以下坠毁不可避免时,会在两秒内启动。
安全气囊从机头、机腹和机尾爆开,机身向外膨胀直至整架飞机宛如一个飞行的充气城堡。多层气囊采用凯夫拉、TPU和柴隆纤维制造,内衬“非牛顿流体”——这种材料在突然受力时会变硬。模拟测试显示该设计能减少60%以上的冲击力。
若引擎仍在运转,将自动启动反推装置使速度降低20%;若引擎失效,气体助推器会激活以减缓下降速度并稳定机身。撞击后系统会发射红外信标、GPS坐标和闪光信号——外加亮橙色涂装——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发现生还者。
两位发明者表示:“这是在万不得已时为最坏情况做的准备。”